从乙烷运输到零碳未来:打破垄断,中国船企拿下全球七成订单
乙烷作为乙烯生产的优质原料,其轻质化、低碳化的特性与石化行业减排需求高度契合。乙烷制乙烯工艺因流程短、能耗低、乙烯收率高等优势,产能占比持续提升。
与此同时,乙烷原料的长途运输需求催生了超大型乙烷运输船(VLEC)的技术突破与市场扩张,预计2027年运营船队(含极大型乙烷船ULEC)将突破70艘,中国造船企业在这一领域正从“追赶者”向“引领者”转变。

一、VLEC:乙烷运输的“超级载体”

二、VLEC发展趋势
1、技术自主化打破国际垄断
江南造船自主研发的“BrilliancE®”B型舱技术使中国VLEC设计建造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截至2024年,江南造船VLEC以运力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0.2%,,稳居行业首位,形成对韩国船企的技术与成本“双碾压”。扬子江船业等民企通过技术合作进入市场,形成“国企主导+民企协同”的产业格局。
2、绿色航运倒逼能效升级
国际海事组织(IMO)要求2050年航运业力争实现净零排放,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强化减排要求,倒逼船东采用超低能耗设计。江南造船VLEC具有可靠、节能、环保等特点,综合经济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此外,其B型舱还可兼容乙烯、LPG等多元气体运输,未来或延伸至液氨等零碳燃料领域。

三、隐形护航者:能效优化热管理
三、隐形护航者:能效优化热管理
VLEC能效提升全面融入低碳技术,如通过再液化系统减少蒸发气体的排放,其中热管理是关键环节之一。
以江南造船VLEC为例,全球船舶液化气系统领域巨头Babcock LGE为江南造船15艘98,000m³ VLEC定制ecoETHN®集成解决方案。此项目中,面对低温运输环境和严苛的能效标准,沈氏科技凭借专业热管理解决方案,成为再液化装备关键换热器(PCHE)供应商,支撑Babcock LGE的ecoETHN®再液化系统。


随着全球乙烷运输需求的增长和对船舶经济性要求的提高,VLEC正在成为船东的“新宠”。中国船企凭借自主创新和产能优势,有望进一步巩固全球领导地位,而B型舱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推动VLEC向更大、更高效、更环保的方向演进。同时,国际能源贸易格局变化和东南亚化工项目等新兴市场需求将为VLEC提供持续增长动力。